Member
Rating
Created At
感谢支持和关心我们众多读者朋友,我们将从投稿中筛选出真实、善意、公允的内容,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真正服务于读者的内容精选。
No related blogs yet
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 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,
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,因而不愿意再伪装坚强。
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,
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“无所不晓”的高期望。
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“情绪化女人”的定型,
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。
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,
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。
只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,
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。
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,
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的乐趣却得不到满足。
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,
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。 source
今天看到一句话,把孩子生在睡不够觉的年代,跟把孩子生在吃不饱饭的年代一样不人道 source
昨晚ig问候了尼泊尔认识的朋友,他用gpt翻成中文告诉我“其实我们国家的人民必须缴纳13%的增值税,但总理的子女和大官们的子女却不用交。而我们缴纳的增值税,他们却拿去中饱私囊。这件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后,大家都在分享,所以政府就封禁了社交媒体。”
“其实人们死亡的原因是因为警察,他们向参加运动的人开枪、恐吓,所以才造成了伤亡。我这边非常安全。运动规模很大,而死人只是发生在加德满都谷地。我妈妈她们在乡下,也很安全,我自己也安全。我能给你发消息,真的很开心。”
“现在我们运动的目的已经达成,我们国家的总理已经递交了辞呈,很快会有新人当选为尼泊尔的总理。”
勇敢的人民。希望尼泊尔一切都好🙏 source
只要你想起一个不再联系的人,想到的更多是快乐的瞬间,那这就是happy ending。 source
不要让历史灾难在当代重演🙏 source
在人类社会,左撇子不影响寻偶,但在蜗牛世界内,每4万只才有1只的外壳左旋蜗牛,很罕见,因此爱情之路极艰辛,很大机会孤独终老。日前,新西兰北岛一名插画家就在自家后花园发现左旋蜗牛,决定为它全国“征婚”,寻找同样左旋的蜗牛伴侣。
《华盛顿邮报》28 日报导,住在新西兰北岛的插画家克拉克森(Giselle Clarkson),上周偶然在自家花园发现“奈德”(Ned),一开始以为是新物种,后来了解奈德外壳特殊的旋转方向后,决定为它造个小窝,还帮它取名 Ned,灵感来自美国动画《辛普森一家》(The Simpsons)中的左撇子奈德·弗兰德斯(Ned Flanders)。
据悉,蜗牛虽为雌雄同体——它们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都位于头部一侧,但交配时仍需将生殖孔贴合,才能交换精子或精荚,而大多数蜗牛壳都是右旋,与左旋蜗牛的生殖器位置完全相反,难以吻合交配。研究蜗牛的英国诺丁汉大学演化基因学副教授戴维森(Angus Davison)比喻,就像一辆右驾的英国巴士驾驶,和一辆左驾的美国巴士驾驶,相向而行,在两车交错而过时,两名驾驶无法邻窗对话。如果奈德想要交配繁衍,就得找到另一只同样稀有的左旋蜗牛。
于是克拉克森与《新西兰地理杂志》(New Zealand Geographic)合作,号召全国民众在家中花园、公园等搜寻其他左旋蜗牛,为奈德牵线搭桥,趁机鼓励公众走近自然。她又为奈德创作漫画,如孤独小蜗牛在菜园爬行,仰天叹问:“你在那里吗,我的爱人?”寻偶行动获很多当地家庭响应,有一家大小齐戴头灯、穿雨靴,夜间摸黑寻蜗牛,连园丁翻土都格外小心,唯恐一脚踩碎了“奇迹”。
事实上,奈德的遭遇并非孤例。2017年,英国伦敦也曾有一只左旋蜗牛“杰里米”(Jeremy)因找不到对象,登上国际新闻头条,当时科学界也为其发起了全球寻偶行动,最后在英国及西班牙找到两只合适的左旋蜗牛,但戏剧性的是这两只蜗牛“彼此看对眼”,引发轰动的爱情三角恋。最后杰里米还是有与左旋蜗牛成功交配,并顺利产下后代,但是小蜗牛们全是右旋,未能延续罕见的左旋基因。但至少它的生命没有白白等待,它的故事也成为科学界的奇闻。 source